除了代表高品质的德国制造产品之外,德国人特别引以为傲的还有久经考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为德国制造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听说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读者,想必对于企业与职业学校所代表的“双元”元素都不陌生。但是双元制职业教育背后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成本与收益体系来支撑其参与者的良性合作以及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的呢?今天我们就从这篇文章中一探究竟。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谁承担哪些费用?
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中,学徒有两个学习地点,即企业和职业学校。学徒与企业之间有具有法律效力的“培训合同”作为连接,培训企业为学徒创造职业培训条件并在工作流程中对其进行培训,同时企业承担相关费用。此外,学徒还以学生身份在职业学校进行学习。国家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且职业学校课程对学徒免费开放。
成本与收益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总成本由四部分组成:
● 学徒的人力成本(~61%): 培训薪酬、按劳资协议规定的社会福利、自愿社会福利
● 培训师的人力成本 (~24%):全职培训师、兼职培训师以及外部培训师
● 设备和实物成本(~4%):工作场所(工具、设备、练习材料)、学徒实习车间、企业内部课程
● 其他成本(~11%):教学和学习材料/媒体、职业及防护服、培训管理、外部培训、商会/考试费用
#2
就短期收益而言,可以列为以下几种收益:
● 48%简单工作 → 为不熟练工人节省的成本
● 50%专业人员工作 → 为专业人员节省的成本
● ~1%学徒实习车间的有效贡献
●~1%政府津贴
#3
长期收益具体包含以下两大板块:
● 节省的费用
● 无法确切估算的收益
此外,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宏观方面来看,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带来了很多收益。例如,与接受大学学术教育的人员相比,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少年更容易从教育系统过渡并适应未来的工作世界;降低失业率,从而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培养出更多有资质的专业人才;较高的资质水平以及全国统一的资质标准使专业人员具备更高的灵活性与流动性;有资质专业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增加国家经济竞争力;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得到社会高度认可等。
上述来看,虽然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需要为职业教育进行投入,但是职业教育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红利不可估量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德国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在内的各个参与者都高度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
手机:024-82555100
电话:13701187081
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沈营路8-26号不莱梅花园7-1-2